时间:2016-05-01来源:飞测生物点击量:
一、玉米赤霉烯酮简介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镰刀菌产生,但是谷物中直接产生的是反式-α-玉米赤霉烯醇,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w为318,熔点为164~165℃,光滑吸收峰值出现在(吸光系数)236nm、274nm、316nm. 玉米赤霉烯酮被长波紫外线(360nm)激发时发蓝绿色荧光,被短波紫外线(260nm)激发时发绿光会更强烈。大米煮熟之后毒素含量可以减少37%。
玉米赤霉烯酮在低温(8~14℃)下最易产生。环境温度从较低温度变化到中等温度的过程中(8~24℃)会造成玉米赤霉烯酮的大量产生。其他的适于玉米赤霉烯酮产生的条件主要就是高湿度,因为众所周知镰刀菌属霉菌的生长需要很高的湿度。当谷物含水量大于22%或者水分活度AW大于0.85时,玉米赤霉烯酮的产生量最大。谷物的长距离、超长距离运输,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进出口都是很常见的。
二、玉米赤霉烯酮限量标准
粮食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限量标准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限量标准
三、飞测生物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卡-荧光定量-10min快速定量测定
上海飞测生物基于全球领先的荧光定量POCT技术平台,率先推出了粮食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卡和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卡,可在10min快速定量的检测出粮食谷物(玉米、大米、小麦、高粱等)、饲料及饲料原料(玉米粕、麸皮、豆粕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残留含量,样品前处理简单(仅需8min),检测操作简便,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且可现场打印,准确性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适用于各类粮油和饲料加工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各级政府监管部门。。
3.2.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卡检测所需配备的仪器和耗材
3.3.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卡样品前处理过程
所有的样品均只需一次提取即可检测所有种类的霉菌毒素,大大减少样品前处理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
3.4.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卡检测操作过程
3.5.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卡结果判读和输出
所有产品均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进行读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避免人为的误判。
1、阴性(-):检测结果<cutoff值(cutoff值可根据客户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结果为阴性;
2、阳性(+):检测结果≥cutoff值(cutoff值可根据客户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结果为阳性;
3、 无效:读数仪报错,则本次检测无效,需重新测试;
4、 检测结果将呈现于荧光读数仪液晶显示屏上,同时可按打印键打印获得纸质的检测报告,另外,开通仪器的WIFI数据上传功能后,检测相关数据信息将自动上传至“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云平台”,便于溯源及质量管理。
操作简便:一次提取即可检测所有种类的霉菌毒素,也无需对检测样本进行任何pH的调节;
配置要求低:对配套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要求低,最低仪器配置仅需1台天平、1把100ul和1ml移液器即可,操作人员仅需短期培训就能熟练掌握;
远程网络支持:仪器可通过网络自动进行标准曲线读取、软件升级、问题故障诊断、质量控制等;返回新闻列表